近日,第三心血管內科病房電生理團隊自主完成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。
患者為57歲女性,有反復暈厥的病史,心電圖顯示間歇性高度房室傳導阻滯,無其它疾病。患者經常運動,尤其熱愛游泳。當醫生向患者交待病情,有安裝永久起搏器的適應癥,但也存在電極移位、脫落等并發癥的可能時,患者比較困惑:“安置傳統起搏器后,我就無法像從前那樣游泳了,對我的生活質量會有很大的影響。”當得知目前有條件安裝無導線起搏器時,患者選擇了無導線起搏器。
病房副主任鄒德玲帶領病房電生理團隊順利完成手術。術中穿刺股靜脈,經導絲送長鞘進入下腔靜脈。經特殊釋放裝置,將Micra?一次于右心房釋放成功。術后進行體外程控,起搏器的各個起搏和感知參數良好。閾值為0.38V/0.24ms,感知14mV,阻抗680Ω。手術歷時30分鐘。術后患者狀態良好,無特殊不適感,經胸超聲顯示,該膠囊起搏器位置良好。患者現已康復出院。
永久起搏器是癥狀性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治療方法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,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日益增多。目前,每年全世界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超過120萬例。傳統心臟起搏器植入存在電極導線、囊袋等相關術后并發癥的風險。無導線心臟起搏器的出現解決了上述問題。
Micra?無導線起搏器又叫“膠囊起搏器”,與傳統心臟起搏器相比,無導線起搏器不用在胸前“開口子”,而是通過靜脈穿刺,把小小的起搏器從血管里送到心腔內部,具有無切口、無傷疤、術后恢復快的優勢,減少了患者創傷與感染風險,在植入后幾乎沒有異物感。
第三心血管內科病房 / 楊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