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醫院超聲科介入組在超聲引導下順利為一名出生后僅一周、體重不足2700克的早產患兒實施了腹腔穿刺置管術。
該患兒母親孕34周時,因胎兒腹腔積液、腸管擴張、胎心變異度差,在產科行急診剖宮產娩出一女嬰。該患兒出生體重2700克,診斷為新生兒呼吸衰竭,早產兒,腹腔積液,收治于新生兒外科病房。患兒出生后很快出現腹腔積液增多、呼吸困難等危重癥狀,新生兒外科病房聯系超聲介入會診,超聲介入小組醫生王鵬和醫護人員立即做好接診工作。由于患兒較小,操作難度較大,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嚴重并發癥,但王鵬冷靜沉著,憑借精湛的技術和醫護間默契的配合,順利地將一枚6F引流管置入患兒腹腔,完成了腹腔穿刺置管術,成功地導出患兒腹腔積液,患兒癥狀得到了及時緩解,為后續檢查和治療爭取了時間。
超聲介入是指在超聲引導下,對患者的病灶進行穿刺以達到診斷和治療的目的。目前,超聲介入在成人的應用非常廣泛,為臨床和患者提供了有力幫助。例如,可以通過穿刺取微小的組織進行腫瘤活檢,在沒做外科手術的情況下,以極其微創的手段達到診斷腫瘤良惡性的目的;可以在臨床治療的同時為患者進行胸腹水或膿腫的置管引流,達到緩解患者癥狀,加速患者康復的目的;可以為腎臟、膽囊等臟器進行穿刺引流,能保護正常結構不受傷害,為臨床進一步治療提供幫助;可以對子宮腺肌病、肝臟腫物、甲狀腺結節進行消融治療,達到不開刀就把病治好的目的;可以對肝、腎、卵巢囊腫進行穿刺抽液,必要時輔助硬化降低囊腫復發率。
作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,醫院兒科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全國處于前列,因此超聲介入也努力適應醫院和患者的需求,不斷突破技術難點,給更小的患兒提供幫助。醫院超聲介入是集診斷和治療于一體,致力于為患者緩解病痛、提供最佳診治方案的醫療團隊。多年來,在超聲科主任任衛東的帶領下,副主任黃瑛帶領介入學組把握科技前沿,緊跟時代步伐,積極學習,努力創新,還多次舉辦國家級、省級介入培訓班,將所學、所研、所想傳播給廣大介入同道。未來,醫院介入超聲將會一如既往地以患者為中心,不斷突破,造福于更多患者。
超聲科 / 鞠浩 董丹